国庆专栏

我的海洋和一所情缘——回顾海洋人生中的“第一次”

时间:2019.09.30 来源:党办 字号

吴碧君

(2019年9月16日)

从一而终

我1943年出生于上海,家就在外滩黄浦江边,距黄浦江也就几十米。在江边看着川流不息的江水和来来往往的船舶,从小对水有一种特别的亲情感。1960年我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不料想,大家学习了三个月的生物课后,国家为了培养海洋事业的人才,学校把大家从生物系转入地理系,从此我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1965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一所),主要从事工程波浪工作。当年有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分配来一所。光阴荏苒,在一所工作已逾半个世纪。第一次参加工作,就在一所,直至退休。为一所,为海洋事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真可谓“从一而终”。

 

第一次的工作

50多年来,我参与的海洋科研工作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往往第一次参与的工作印象尤为深刻。这里所说的第一次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我个人来说,第一次参加新的工作,接受新的任务,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对海洋事业来说,好多工作也是第一次开展的,是创新发展、填补空白的工作。人生的第一次好多是难以忘怀的,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第一次。

1966年,我参加了某港波浪物理模型试验(整体和断面模型试验)。通过波浪仿真技术,模拟现场环境,经过反复试验,规避了港口在平面布置和断面结构方面存在的风险。

1984年,我国首次对国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山东省首次编制交通国土规划。我负责山东深水港址的调查与分析。

1987年,我参加了青岛市第一个《青岛市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我参与编制海洋国土规划。

1987年,我承担了威海港的选址和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这是1987年威海升格为地级市后,威海港的建设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988年,我参与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基础资料《中国海湾志》的编制工作,我负责第三、第四卷波浪的编著工作。

1989年,我国编制第一部海洋功能区划,我所承担试点任务,编制组人员足迹遍布山东沿海,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编制《渤海海洋功能区划(山东段)》,我负责自然资源调查。

1991年,我参加了威海公园护岸工程的波浪推算工作,同时为公园的护岸结构形式出谋划策,采用大圆筒、大台阶、大斜坡三种结构形式组成的异型护岸工程,在国内为首例。

1994年,我参加了《胶州湾及其临近海域功能区划》编制工作,这是青岛市制订的第一部有关海域功能区划,为以后青岛的项目选址和海域使用论证提供了依据。

                                          

一张报纸

对于从事波浪研究的工编辑来说,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是十分重要和宝贵的。现场查勘是十分辛苦的,也有一定的风险。我曾多次与同事到现场查勘、收集水文资料。退休后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一如既往关心海洋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当海上因台风等影响出现恶劣海况时,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驱使我总要到海边去观察海浪和护岸等设施的情况。一次在澳门路海边,当人们都拿着相机拍摄海浪拍岸的风景时,我却拿着纸笔在记录着海浪和海滨建筑物的受损情况,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访。这一幕引起了《半岛都市报》记者注意,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在大风大浪的海边拿着纸笔在干什么,于是对我进行了采访。第二天《半岛都市报》刊登了采访稿,并配发了我正埋头做笔记的大幅照片。多年来,我还多次就海滨护岸的维护和市民游客海滨旅游的安全问题向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思绪万千。是伟大的祖国母亲哺育了大家成长,是海洋一所这个“大家”给了大家工作和发展的空间。在感恩祖国和感恩一所的同时,我能为祖国的海洋事业做点工作、能为一所的发展添砖加瓦而感到欣慰。

编辑概况:吴碧君,1943年9月生,于1965年8月进入海洋一所海岸带中心工作,2003年9月正式退休。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