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在中国厦门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10-11日,第十二届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在中国厦门召开。来自中泰两国自然资源和海洋部门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海洋合作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了学术见解并探讨了下一步合作计划,为推动中泰双方海洋领域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李铁刚所长和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司Sumana Kajonwattanakul所长担任会议的联合主席。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代表按照海洋与气候、海洋地质与空间规划、海洋生物多样性等三个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双边参会人员共做学术报告38个。研讨会开始,李铁刚所长代表海洋一所,对第十二届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回顾了2009年第一届研讨会以来双方在海洋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并希翼与会人员能就目前合作项目的科学发现和收获展开充分研讨,深化和扩展中泰海洋科技合作。
在研讨环节,围绕海洋与气候专题,双边科研人员汇报了多指标海洋水文监测、新型浮标观测系统研制、低氧区观测及环境效应、海洋环境数值模拟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就泰国湾低氧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对泰国湾北部水体N2O分布的影响、泰国湾环流及其与南海季节性水交换机制、安达曼海内波对海洋混合过程的影响、安达曼海海流年际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海洋预报系统在海上突发事件中的应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在海洋地质与空间规划方面,双边科研人员汇报了海水入侵规律、海岸带侵蚀与防护、沉积物来源与输运过程、海洋空间规划典型案例、海洋卫星遥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泰国湾不同历史时期沉积物输运过程、宋卡湖沉积物组成及其环境效应、泰国西昌府空间规划、季风对泰国湾沉积物输运的控制作用、卫星遥感在海岸带侵蚀过程中的应用等双边共同关心的科知识题进行了探讨。
围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专题,双边科研人员汇报了海洋生态系统智慧感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海洋污染和生态灾害防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就濒危生物观测技术和保护、珊瑚礁观测技术与管理平台、赤潮类型与影响因素、微塑料监测技术、海岸带生境遥感技术、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蓝色经济和公众科学内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科知识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最后,Sumana Kajonwattanakul所长对本届研讨会进行总结致辞,她赞扬了中泰双边科研人员在研讨会期间的积极表现,充分肯定了在双方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下取得的一系列海洋科研成果。她表示,长期的合作使得中泰双方成为了密切的海洋科研伙伴,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她盛情邀请中方科研人员明年赴泰国参加第十三届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
中泰两国同为海洋国家,双方科研人员在海洋环境变化规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环境和气候演化机制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2008年开始,双边科研人员开始互访和交流,以科研合作为抓手的合作模式逐渐形成,并于2009年3月在泰国普吉举办了第一届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2013年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的揭牌更是为双边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双边实施了诸多合作项目,成果丰富,每年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已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务实海洋合作的典范。2012年至2019年期间,中泰双方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已经成为双边合作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
未来,中泰双方科研人员将不断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海洋领域科学与技术挑战。
第十二届中泰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 上一篇 我所3项科研项目荣获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3.11.17
- 下一篇 第七届中泰海洋合作联委会在中国厦门成功举办 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