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海洋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今,就职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从事基于现代分析技术/质谱代谢组学的海洋分析化学、生态环境化学及生物资源化学研究;包括:海洋环境代谢组学,海洋生物毒素、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监测技术及环境行为研究等。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15项。发表期刊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现为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兼职导师;中国化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Environ. Sci. Technol》、《Environ. Pollut》、《J. Hazard. Mater》、《Sci. Total. Environ》、《J. Chromatogr. A》、《Chemosphere》等20余个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的审稿人。
已协助或独立引导15名硕士研究生(含联合培养)和2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其中2人获评“国家海洋局优秀研究生”,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1人获评“2020届优秀研究生”。此外,2016届毕业生的硕士论文,获评2017年度“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分毕业生继续读博深造,就读于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知名高校。
1. Lei Pan, Junhui Chen*, Xiuping He, Tianrong Zhan, Huihui Shen. Aqueous photodegradation of okadaic acid and dinophysistoxin-1: Persistence, kinetics, photoproducts, pathways, and toxicity evalu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43: 140593.
2. Tongzhu Han, Liyuan Gao, Junhui Chen*, Xiuping He, Baodong Wang.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source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a temperate bay adjacent to metropolis, North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0, 265: 115011.
3. Danni Wu, Junhui Chen*, Jiuming Wang, Xiuping He, Ming Xin, Baodong Wang. Monitoring and warning of lipophilic marine algal toxins in mariculture zone based on toxin profiles of phytoplankton.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0, 197: 110647.
4. Danni Wu, Junhui Chen*, Xiuping He, Jiuming Wang, Zhiwei Wang, Xiaotong Li, Baodong Wang. Distribution, partitioning,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lipophilic marine algal toxin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of a typical semi-closed mariculture ba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9, 255: 113299.
5. Junhui Chen*, Tongzhu Han, Xiaotong Li, Xiuping He, Yanlong Wang, Farong Chen, Xincheng Song, Deshan Zhou, Xiaoru Wang.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marine natural organic pollutants: Lipophilic marine algal toxins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Bohai Sea,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12: 931-939.
6. Junhui Chen*, Xin Li, Shuai Wang, Farong Chen, Wei Cao, Chengjun Sun, Li Zheng, Xiaoru Wang. Screening of lipophilic marine toxins in marine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hemosphere,2017, 168: 32-40.
7. Junhui Chen*, Liyuan Gao, Zhaoyong Li, Shuai Wang, Jingxi Li, Wei Cao, Chengjun Sun, Li Zheng, Xiaoru Wang. Simultaneous screening for lipophilic and hydrophilic toxins in marine harmful algae using a serially coupled reversed-phase and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system with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6, 914:117-126.
8. Shuai Wang, Junhui Chen*, Zhaoyong Li, Yanlong Wang, Boqiang Fu, Xiaotian Han, Li Zheng. Cultivation of the benthic microalga Prorocentrum lima for the production of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in a vertical flat photobio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5, 179: 243-248.
9. Xin Li, Zhaoyong Li, Junhui Chen*, Qian Shi, Rutan Zhang, Shuai Wang, Xiaoru Wang. Detection, occurrence and monthly variations of typical lipophilic marine toxins associated with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in the coastal seawater of Qingdao City, China. Chemosphere, 2014, 111: 560-567.
10. Rutan Zhang, Junhui Chen*, Qian Shi, Zhaoyong Li, Zhengyun Peng, Li Zheng, Xiaoru Wang.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commercial Ziziphus jujube leaf tea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4, 56: 47-54.
获奖与荣誉
2020年,荣获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共10人)。
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2017年,荣获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引导老师。
2016年,获评“束星北学者”荣誉称号。
2013年,获评“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荣誉称号。
2013年,荣获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共10人)。
2011年,荣获青岛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第1编辑)二等奖1项。
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提名。
2009年,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六完成人(共6人)。
2009年,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
2008年,荣获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共8人)。
2007年,荣获9th Asian Conference on Analytical Chemistry(in Jeju Korea)“Student Fellowship”。
2007年,被评为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奖。
2007年,被评为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研究生。
2005年,被评为南昌大学2005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主持项目
1.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藻类与藻毒素调查及开放数据库构建,2019-01至2023-12,1490.0万元,在研,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U1706217,山东近海入海污染物行为过程与环境效应,2018-01至2021-12,285.0万元,在研,参与。
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年人才培育项目,LMEES-YTSP-2018-03-01,胶州湾脂溶性藻毒素的时空分布及环境归趋研究,2019-01至2020-12,10.0万元,在研,主持。
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束星北青年学者基金,2016S02,近海环境中脂溶性毒素分布特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2016-07至2019-06,100.0万元,已结题,主持。
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团队项目,2014T05,基于“三重定量分析”的环境因子影响甲藻产PSP的分子机制初探,2014-01至2016-12,25.0万元,已结题,主持。
6.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32-1304ZCKF-3-13,水体微藻产毒工程化培养与富集技术研究,2013-01至2016-12,26.5万元,已结题,主持。
7. 青岛市科技局,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12-1-4-15-jch,崂山茶质量控制标准化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012-01至2014-12,50.0万元,已结题,主持。
8.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技术支撑项目,海洋典型优控污染物检测新技术,2013-01至2013-12,60.0万元,已结题,主持。
9.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子课题,2007AA092001-10,HPLC-TOF/MS快速检测PSP、DSP新技术,2010-07至2013-12,33.6万元,已结题,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41076108,微藻共栖细菌的抑藻作用及基于群体感应的调控机制,2011-01至2013-12,38.0万元,已结题,参与。
11.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201005034-3,沿海泄漏危险化学品组分鉴别及溯源技术,2010-07至2013-12,135.0万元,已结题,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20905017,基于固定化靶酶(COX-2)亲和/微量固相萃取的海洋天然药物抗炎、抗肿瘤成分筛选,2010-01至2012-12,18.0万元,已结题,主持。
13.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0140,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海洋药物中核苷类活性成分的快速探明,2010-01至2011-12,6.0万元,已结题,主持。
1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活性在线检测的海洋天然产物抗氧化成分快速发现研究,2010-01至2011-12,3.0万元,已结题,主持。
1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团队项目,2008T32,浒苔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2008-08至2010-07,24.5万元,已结题,主持。
科技贡献
1.海洋有害藻毒素检测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基于不同模式现代色谱-质谱技术方法,开创性地建立了针对赤潮藻、海水、悬浮颗粒物、沉积物、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多种海洋藻毒素的快速筛查和精准定量技术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对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种常见藻毒素的准确测定,并首次调查阐明了青岛近岸、胶州湾、莱州湾、海州湾、黄海、渤海以及长江口海洋环境中多种脂溶性藻毒素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可为监测我国近海养殖环境中藻毒素的污染水平,开展不同环境介质中脂溶性藻毒素迁移、转化规律等研究提供有效检测方法,拓展了对有害藻毒素环境行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海洋新兴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环境行为研究
在海洋新兴有机污染物研究方向,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多级离子阱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等技术,建立了多种新兴有机污染物的精准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海洋环境中全氟化合物、新烟碱类杀虫剂、氟虫腈等污染物的超灵敏检测。还对中国近海典型渔业区、河口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多种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阐明了多种有机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区域污染特征、迁移转化规律、光降解行为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3. 构建了基于质谱在线鉴别的生物资源活性成分快速发现新模型
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多级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药用生物代谢物进行轮廓分析,结合在线自由基(DPPH/ABTS)、靶酶抑制等体外活性检测,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生物资源粗提物中活性化合物快速筛选、预鉴别的新模型,并成功用于海马、海胆、绿茶、酸枣叶茶及多种中药材中抗氧化、抗炎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成分快速识别。该研究突破了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传统方法离线活性测定、离线结构鉴定的模式,是解决复杂生物资源已知活性成分排重及快速发现新成分的高效方法,对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进展
1. 胶州湾全氟污染物的时空变化、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全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造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高、环境持久性强以及易于生物蓄积的特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大家针对我国近海水生环境中全氟污染物时空演变规律认识不足、来源不清及其对海产品食用安全风险评估滞后等问题;以胶州湾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连续四个季节的海水、入海河水及多种渔业生物中14种常见全氟污染物的调查,对胶州湾全氟化合物污染现状、时空演变诱因、来源及其对沿岸居民因食用海产品而引起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该研究可为我国近海渔业环境全氟污染物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对防控海产品全氟污染物损害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20, 265: 115011. SCI, IF=6.792,一区TOP期刊)上,论文的第一编辑为我所的2015级硕士研究生。
2. 基于浮游植物毒素谱的海水养殖区藻毒素污染监测预警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近海生态系统影响的不断加剧,部分有害藻产生的藻毒素对近海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加重。本研究针对近海养殖区藻毒素污染监测和预警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基于浮游植物藻毒素轮廓分析原理,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海水养殖环境中海洋藻毒素污染早期监测和风险预警的新技术,并初步设定了中国近海养殖区藻毒素污染风险预警“警戒值”。随后,将该技术用于胶州湾和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中海洋藻毒素的综合监测和风险预警评估。该研究系首次基于浮游植物毒素轮廓对多类海洋藻毒素进行同步监测和预警,为近海养殖区海洋藻毒素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毒理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20, 197: 110647. SCI, IF=4.872,一区TOP期刊)上,论文的第一编辑为我所的201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