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顺利举办第二十六期“汇海”专家讲座
近日,依托我所运行的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举办了第二十六期“汇海”专家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叶小敏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黄华梅正高级工程师,分别做了题为《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生态遥感监测》和《南海区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及固碳增汇潜力》的专题报告。本次讲座采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研究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讲座,会议由我所海岸带中心主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大海正高级工程师和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池源研究员主持。
会上,叶小敏研究员从我国自主卫星发展现状入手,在卫星有效载荷、传感器性能、地面卫星站布设和卫星参数等方面详细先容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系列卫星,并展示了该系列卫星在浒苔监测、台风模拟、海岸线变迁、赤潮和海冰识别等方向的应用。他强调,该系列卫星具有高光谱、高分辨率、快重访周期和低信噪比等优势,已经达到国际化成熟度,未来也将更好地支撑我国海洋遥感卫星事业发展。
黄华梅正高级工程师首先阐述了海洋碳汇与蓝色碳汇的相关概念,随后先容了近年来研究团队在广东、广西典型滨海湿地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大空间尺度为视角,对红树林和盐沼湿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动态监测与制图,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对两种湿地类型进行了精细化分类,并识别了优先保护区边界;通过植被和沉积物碳储量估算计量,采用多种手段核算红树林湿地的碳汇价值量,支撑碳汇交易应用实践。报告中,她详细分析了当前红树林滨海湿地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随后,两位专家与参会人员围绕我国海洋遥感卫星数据的可获取性、卫星数据在我国海岸带地区的应用、红树林滨海湿地的调查方法与技术手段、蓝色碳汇长期观测与价值实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充分挖掘卫星遥感数据的时空信息和生态意义,助力滨海湿地蓝碳研究,可实现大空间尺度、高时空分辨率和低成本的快速、长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推动实现我国滨海湿地蓝碳增汇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 我所海洋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护团队荣获2022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3.12.12
- 下一篇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企业顺利举办首期“中国海”系列学术讲座活动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