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举办“汇海”学术月第二期专家论坛
近日,依托我所的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举办了“‘汇海’学术月-身边的大师”系列的第二期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海文研究员做了主题为“中国海洋法的发展历程及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路径选择”的报告,实验室主任李铁刚研究员为与谈嘉宾。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陈丹红司长、实验室副主任于洪军研究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樊景凤副主任等领导专家出席此次论坛,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各高校、院所的近350位专家学者和学生线上参加了讲座,会议由我所海岸带中心主任刘大海正高工主持。
会上,李铁刚研究员致欢迎词,指出: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需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交叉融合。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应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前瞻性、原创性,积极开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实现两者的互相启发与促进。我所发挥已有海洋国际合作优势,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等项目,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全球海洋治理。下一步,实验室要充分利用好发展契机,聚焦世界海洋科学前沿问题,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为全球海洋事务的发展和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讲座中,张海文研究员首先从国际海洋法的起源引入,先容了国际海洋法产生的背景与特征,讲解了清代、民国和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海洋法实践,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推动新的国际海洋法的编纂,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后,又通过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深刻阐述了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张海文研究员分享了如何应对全球海洋治理新挑战,并对未来全球海洋治理的治理原则和海洋科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等进行了展望。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陈丹红司长指出,本次讲座深入系统地先容了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历程和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路径,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陈丹红司长就第77届联合国大会“海洋和海洋法”议题中的国际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层次阐述。
实验室副主任于洪军研究员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樊景凤副主任也分别就如何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更好地发挥中国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此外,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和我所等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讲座主题开展研讨。
讲座最后,与谈嘉宾李铁刚研究员进行总结发言,并感谢大家参加会议。至此,本期讲座圆满结束。
借助本次讲座平台,来自多家单位的海洋专家学者在学术报告交流中畅所欲言、互学互进,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实验室将持续邀请更多的海洋专家展开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海洋领域科技发展。
- 上一篇 我所承办科研机构海洋科技资源科普研讨会 2022.12.16
- 下一篇 我所携手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共筑智慧海洋科研生态圈 2022.12.14